
11月17日至1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采取重要举措,共同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引领地位。五年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为谱写“两个奇迹”新篇章提供了坚实保障。
△综合工作C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法治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次中央法律法规综合工作会议是在“十四五”收官、规划“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更加注重”规划未来路径和现实路径,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
更加注重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四总”战略部署中,总则法律发挥着基础性和保护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要挑战、解放和提高社会活力、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多数票获得通过,人民大会堂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一系列立法“组合”将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和法律秩序,扭转香港长期严重“无助”局面维护国家安全,为香港拨乱反正、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国家安全法指导下,颁布了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一系列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构建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法治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经济促进法》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日本第一部专门致力于民间经济发展的基本法。这是首次将“两个牢不可破”写入法律,首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首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是国家多年来坚持的重要方针政策。”诸多“第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善和完善。
改革深入推进,法治基础牢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颁布,公司法、反垄断法、防止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我国倡导改革的改革与法治“双轮”将持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2025年10月23日,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三、社会发展。”在这份平台文件中,法治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秘书长提出“更加注重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的衔接”,呼吁各部门、各领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改革,更好发挥法治保发展、保稳定、强基础、稳预期、长远效益的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持久力量和广阔空间。
更加注重保障和促进公平和社会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们所向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要以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为核心”。 “我们将努力确保公众在处理所有案件、处理所有事务时感受到公平正义。”
今年10月15日,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消息称,缅北果敢“四家”犯罪集团相关案件已全部进入司法程序。一位网友评论道:“当然,鼓掌。”
近日,公益诉讼审理法草案,总结了十年来的制度经验、实践创新成果,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检察官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以来,为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调动集体力量维护公共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司法保护公共利益已成为“中国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回人民法院不断整合院长审判监督职责,更好落实司法问责制;检察机关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机关”全面协调发展。从公安机关对有组织犯罪保持严厉、严厉的打击,到司法行政机关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便捷高效、公平惠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导下,一项又一项改革举措正在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关切和期待。
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延伸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秘书——总则强调“更加注重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呼吁法治界切实主动作为,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更务实的作风,全面推进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让人民群众监督、发挥权力。
法治兴则国家富,法治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意图之一就是为子孙后代谋长远发展。”
在新的征程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中国特色法律必将进一步壮大,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振兴事业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会的。
导演系统|杨帅南王香山
制片人丨马日军
制作人丨辛莱宁莉莉
陈宇 撰稿
编辑:姜玉涵 张亚男